• 产品
  • 公司
我也要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创业故事

共享化妆间落地商场成网红 共享经济能否“东山再起”?

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1-01-29     作者:美国侨报网     浏览次数:45
核心提示:共享化妆间分布北上广 卫生问题成争议焦点 《侨报》记者登录17beauty美妆盒子小程序看到,在北京有10个商场有运营点可供选择,用户实名认证,扫码付费使用,设立四种套餐,其中最短15分钟费用为

共享化妆间分布北上广 卫生问题成争议焦点

《侨报》记者登录17beauty美妆盒子小程序看到,在北京有10个商场有运营点可供选择,用户实名认证,扫码付费使用,设立四种套餐,其中最短15分钟费用为28元,最长45分钟费用为58元。

共享化妆间落地商场成网红 共享经济能否“东山再起”?

北京常营华联店17beauty共享化妆间并无太多人聚集。(侨报记者粟裕摄)

共享化妆间落地商场成网红 共享经济能否“东山再起”?

王璇在共享化妆间内化妆,表示舒适性好,女孩会喜欢。(侨报记者粟裕摄)

共享化妆间落地商场成网红 共享经济能否“东山再起”?

化妆间内有各类大牌的化妆品,包括乳液、粉底、眼影等。(侨报记者粟裕摄)

记者来到北京常营华联店共享化妆间旁,由于工作日,人群并没有那么火爆,外观类似共享KTV,设有固定的化妆台、座椅,化妆台上装有化妆品和化妆工具。化妆品方面主要涉及卸妆、底妆、面部妆容、眼妆、唇妆等各步骤的产品,约有20个单品,化妆工具则有一次性的棉签、粉扑和化妆刷等。

“整体感受很不错,但是自己一般会在家中化妆好再出门,用到共享化妆间的机会并不太多。”王璇(化名)使用完美妆盒子告诉记者,自己第一次来到这个共享化妆间体验,感觉十分有趣,但是每次来商场都会光顾的几率不大,因为每次化妆都需最低30元,全妆时间比较久得60元。

“公共场合里的化妆空间是一个刚需缺口,很多女性在长途旅行、商务会谈或社交前都希望有成套的化妆工具和独立的化妆空间。”北京美时每刻科技有限公司CEO韩淑琪告诉《侨报》,共享化妆盒子的目标客群主要为白领女性,选址主要为大型交通枢纽、写字楼和商场。

她表示,目前美妆盒子分布北上广和武汉,平均一天的订单量在30到40单左右,从数据表现上来看的话,反而是像武汉这种城市会更好一些,可能第一是大学生使用的比较多,第二是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关注度会更高。

此外,也有消费者质疑,使用此项服务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白领女性,她们对于个人使用产品的卫生及品牌意识特别强,多次重复使用是否卫生。有网友评论表示,“从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和别人共用,见底的眼影、口红,不知道是否粘上了螨虫等细菌。”

韩淑琪告诉记者,由于考虑到卫生情况,大部分的乳液都是采用按压式的,化妆包里也有一次性的化妆刷和化妆棉。“如何爱护产品,保持产品干净是需要消费者共同维持的,我们自己也有专门的保洁人员。”

早在日本,共享化妆经济模式已较大普及,目前基本所有的中大型餐厅商场乃至电车、火车上都会开辟独立公共的化妆区域,以便于女性补妆、整理发型。日本NHK节目《纪实72小时 化妆间里的女人们》就曾清晰展示过公共化妆间,通常设立在大巴车站旁,以便于夜间出行的女性使用。

北京商业经济协会副会长赖阳向记者表示,女性在公共场所化妆确实有相应的客观需求,但是相应的设备、产品,在安全、卫生等方面能不能符合消费者的使用要求还需要探索。具体到化妆品的品牌、色号等,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偏好。另外,由于化妆品属于消耗品,后期运营中还需要随时补货等,这些细节在项目实际推进中都还需要进一步打磨。

如何盈利成难题 国产品牌线下突围

目前共享经济盈利方式主要有月卡、商业广告、流量变现等。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资源消耗等问题愈发显现,仅靠上述收入已不足以负担运营成本。有专家指出,告别野蛮生长、找准盈利模式理当是“共享经济”们化解危机的因应之策。

共享化妆间如何盈利也是外界质疑的焦点之一,17 Beauty内的产品都采买于丝芙兰、机场免税店和商场,并非直接与品牌商对接,这无疑会使投入成本很高,加重持续性扩张的压力。而如果网点密度不高的话,也难以触及更多用户并形成高频消费。

品牌营销专家姜晓峰认为,共享化妆间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。如果是想收集消费者的,卖给化妆品公司,或者吸引广告入驻的话,则对流量有一定要求。况且在购物中心这种场景,本身就有大量的化妆品品牌门店提供更丰富的免费化妆体验。

对此,韩淑琪向《侨报》表示,每个共享化妆间内化妆品的总价值约为4000元左右,每天每台机器只要有4个顾客使用就可以承担成本。在全国铺设几十个点之后,预计3-6个月可以回本。

她介绍,目前化妆盒子的盈亏平衡,公司有一些来自化妆品品牌方的投资,希望将这个空间作为一个新锐品牌的线下种草机。“现在国货火热的基本上是网络品牌,作为他们来说有商场专柜比较困难,我们也希望是作为B端的一个渠道来做这个事情。”

化妆盒子提供的化妆品是由韩淑琪和有几十万“粉丝”的网红朋友或护肤达人们一起挑选,选择的大多是女性会“种草”同时又通用型的美妆产品,让不同肤质的顾客都可以使用。每台化妆盒子提供的化妆品有所差异,通过尽量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更快速地产品更新,美妆空间需要时间来实验得出消费者到底对什么产品情有独钟。

此外,记者也发现作为首都北京的运营点只有10台机器左右,整体的布局也较为分散。韩淑琪表示提高机器的设量,把密度做上来,战略优势点位的速度上也要提高更快。在近期也会有更多的美妆盒子入驻到其他城市。

共享经济频频遇冷 美妆盒子是否会重蹈覆辙?

有数据显示,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57220亿元,发展非常迅速,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4.6%,而2018年市场增速有所减缓,预计达到了31.2%。但是在共享经济遍地开花的同时,很多共享经济企业也面临了被合并收购,或者倒闭停业的噩运。

随着共享行业的降温,大批共享类项目也开始遇冷。其中包括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离场,共享充电宝也开始纷纷倒闭。网上流传着一份2017共享充电宝公司死亡名单,乐电、pp充电、放电科技等一批共享充电宝公司都在名单之上,短短几个月内,就有十几家共享充电宝业务宣布停运,其中不少都是刚入局的“新玩家”,这一行业遭遇洗牌。

此外,共享篮球行业也出现了倒闭现象。今年,首家共享篮球“猪了个球”倒闭,该品牌隶属于嘉兴市单身狗贸易有限公司,公司起步于2016年12月,从工商信息看,这家公司此前经营的是计生用品自动售卖机业务,乘着共享经济的东风,他们在2017年3月,跨界成为了一家共享篮球分时租赁公司。去年5月,他们完成了千万级Pre-A轮融资。而同年11月,“猪了个球”部分共享篮球场地的篮球柜里就已经空空如也。

“共享单车公司定制车辆,违背了闲置资产的充分利用的理念。虽然大部分投资人认可共享经济本身的理念,但很多公司在操作过程中投入了产能。”矽垚资本主管合伙人陆耀辉向记者表示,共享项目可能遇到的问题在于用于共享的资产是属于个人的,在运营标准化上存在难度。一些单车品牌选择了捷径,也就是通过品牌效应、资本能力等定制车辆,并增加了物联网概念,但这些都不能摆脱共享经济原有的逻辑关系,并且成本颇高。

他认为,共享经济模式的异化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。共享本来是闲置资源的再利用,但我们看到,无论是共享单车,还是共享汽车乃至共享充电宝,它们都是新设施的增量投放,从本质上讲,它们根本不是共享,而是租赁。这种增量投放不仅不节省,反而耗费甚至浪费了大量的资源。

而针对突然爆火的共享化妆间,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担心将会走“老路”,共享经济的模式有其特性,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高附加值,有重复消费的刚需,能够给用户带来便利等。并非所有的共享项目都适合,共享化妆间作为线下比较新颖的玩法,可为商场做到引流的作用。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,究竟是走上共享单车、共享充电宝之类“由盛转衰”的重蹈覆辙,还是会辟出属于自己的共享之路,有待市场考证。

“共享经济领域发生的大变革,并不意味着其走向终结,而是意味着共享经济迎来了下半场。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,到了下半场,用户数量的增长遭遇瓶颈,平台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,也即如何巩固在上半场打下的江山。因此,其主要任务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,让共享经济更好地实现其诞生之始的使命,而这不仅需要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,更考验平台的技术基础是否足够坚实。(完)


头条分类磐石搬家公司

头条排行

相关资讯